食鲈鱼,由《长安秋望》说起……

文 / 云渺渺


到了食鲈鱼的季节。当今物流发达,从南到北,从天到地,如果想吃上尾新鲜的鲈鱼已不是什么难事,可在那久远的年代,就有某个人,馋着口水,想念着鲈鱼,却无法得此美味,他就是——赵嘏。


《长安秋望》[唐] 赵嘏 


云雾凄清拂曙流,

汉家宫阙动高秋。

残星几点雁横塞,

长笛一声人倚楼。

紫艳半开篱菊静,

红衣落尽渚莲愁。

鲈鱼正美不归去,

空戴南冠学楚囚。


长安城中,暑气已除,秋意愈浓,雁阵横空,不知谁家的笛声响起,催人登楼一望,虽然有菊花冶艳,却总见红莲落尽,最后的繁华伴随着萧索丛生,这个时候,登高只能起思乡之意,作为一个味觉为先的人,思乡便会想起家乡的美味——那肥肥美美的新鲜鲈鱼。。。看看眼前这高高低低的楼宇屋舍,拥挤紧迫,哪得什么清心闲逸,我好想学一学五柳、季鹰,好想吃一吃家乡的美味时鲜。。。我却。。。不能啊。。。象楚囚般身不由己羁绊难归。 


家乡景物万千,赵嘏为何只想起鲈鱼?只能说明一件事,鲈鱼,是真的美味啊!因思念美味而感怀添愁真不算什么,提起对鲈鱼的真爱,不得不说张翰——那位为鲈鱼、莼菜辞官归故乡的人。 


《晋书》中记载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‘人生贵适志,何能羁宦数千里,以邀名爵乎?’遂命驾而归。” 


张翰见到秋风阵起,想起了家乡的茭白、莼菜和鲈鱼,感慨道,人活着贵在舒心啊,何必为图一个名位,而被千里之外的官场所束缚?于是乎炒了自己的朝廷老板,辞官而归。这事在《世说新语·识鉴篇》也有同样的记载,还生出一个成语:莼鲈之思。后来白居易在他的诗中写道:“秋风一箸鲈鱼鲙,张翰摇头唤不回”,为了这美味谁叫也不回头,什么名啊位啊也唤不回的,不是真爱是什么,资深老饕也怕是不及哦! 


对于鲈鱼—— 


东坡他弟苏辙说:“田深狡兔肥,霜降鲈鱼美”。秋天吃啥最可人,地上的肥兔,水中的鲈鱼,越吃越美。


张小山说:“白鹭洲边住,黄鹤矶头去,唤奚奴,鲙鲈鱼,何必谋诸妇?酒葫芦,醉模糊,也有安排我处”。为了这口好吃的,连功名事业都可以不考虑了。


范仲淹说:“江上往来人, 但爱鲈鱼美”。告诉你们吧,人人都爱鲈鱼,哪有不喜欢鲈鱼鲜美的。


为一尝“味异他处”的松江好鲈鱼,杨万里价儿也不问就下单:“鲈出鲈乡芦叶前,垂虹亭下不论钱”。


身处异地的陆游,一到秋天就开始念叨起鲈鱼了:“故乡归去来,岁晚思鲈莼”,想起了鲈鱼和莼菜就想起了家乡山阴。 


总而言之,从古到今,鲈鱼的好吃是必须的。




说到好吃,就要说到做鱼。做鲈鱼的方法很多,清蒸、红烧、糖醋、入汤、生鱼片……,清蒸是最常见也是最简易的做法,也最适合普通百姓之家的。听过一种清蒸之法:


将鲈鱼打理干净,切刀花后,用盐和料酒在内外涂抹,洒上葱姜丝和切成薄片的腊肠,搁置淹渍些许时间,而后上屉蒸熟。上桌前,另起炒锅,倒入蒸鱼豉油等,加热,然后浇在蒸好的鲈鱼身上,即完成。此法,味鲜香、肉滑嫩,也不必担心过多的调料味儿遮挡了鲈鱼的原本鲜美。到底如何,烹饪爱好者不妨一试(*^__^*) 


“西风吹上四鳃鲈,雪松酥腻千丝缕”,现在已到了吃鲈鱼最好的季节,这饱含乡情诗意的美味,千万不可错过哟。  



PS:

①赵嘏,唐代诗人,字承佑,楚州山阳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)人。

②张翰,字季鹰,吴郡(今苏州)人,西晋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张翰看到当时局势动荡,以莼鲈为由弃官,后果验其言,朝庭发生“八王之乱”,而自己得免于难。

③张小山,元代散曲作家,名可久,字小山,浙江庆元路(今浙江宁波)人。

④东晋名医葛洪在《神仙传》中说:“松江出好鲈,味异他处”。松江鲈鱼,又名四鳃鲈。

⑤唐代笔记《隋唐嘉话》记载:“吴郡献松江鲈,(隋)炀帝曰:‘所谓金齑玉脍,东南佳味也’”这里所说的金齑玉脍是一种生鲈鱼片的吃法。


12 Oct 2021
 
评论(2)
 
热度(3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云耕小筑 | Powered by LOFTER